近日,华中科技大学“中国芯”社会实践队兵分多路,从武汉出发,深入珠三角、川渝、苏州等地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,以“探路破卡点,教融育芯章”为主题开展深度调研。50余名师生走访30余家龙头企业、科研院所与顶尖高校,探寻集成电路产业突围的“中国路径”。
中国芯实践队出征仪式
实践伊始,珠三角分队率先启程,聚焦集成电路创新高地。队员们走进比亚迪总部,实地了解“车芯”技术,感受芯片支撑车辆智能化升级的核心作用;在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,一场关于“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”的讨论引发热议。
实践队参观比亚迪车载芯片
川渝分队聚焦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带,深入破解校企协同难题。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,队员们聆听国家光电技术从跟跑到并跑的发展历程,感悟科研工作者“甘坐冷板凳”的坚守;在华大九天成都公司,了解国产EDA工具研发突破,见证关键技术自主化进展。同时,分队走访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,学习科研组织与人才培养创新做法;深入成都奕成集成电路、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等企业,考察特色工艺领域差异化发展路径。
实践队参观华大九天成都公司的展厅
一路走访中,企业普遍提到的人才短板问题让队员们印象深刻。“应届生对工艺制程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理论上,而我们最缺既懂架构设计又能解决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。”深圳某芯片设计企业HR的话,让队员们陷入思考。
正如一位队员在调研笔记中所写:“产业的痛点,就是我们学习的靶点。”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产业调研,更是一场青春与时代的对话——年轻学子在触摸“中国芯”脉搏的同时,更坚定了接过接力棒、勇担产业使命的决心。
实践队参观英诺赛科车载芯片
据了解,自2018年成立以来,华中科技大学“中国芯”社会实践队已组织900余名学生,足迹遍布20余个城市的100多家芯片企业,形成100余万字调研报告。走近产业、亲近行业、热爱专业,这群青年学子的调研还在继续,他们的青春答卷,正奋力书写在集成电路产业突围的“中国路径”上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)
亚金配资-线上配资网站-合肥股票配资-配资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