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发出了最后通牒,俄罗斯高层连夜行动,能源部长齐维利夫直接飞到北京。美俄的贸易战火烧到了中俄之间,这一次,普京不得不把希望押在中国身上。
场面有点像棋局收官:美国挥舞关税大棒,俄罗斯急需支撑能源出口,中国作为关键买家,决定着游戏的走向。矛盾就摆在这儿,谁也拖不起。
齐维利夫访华,表面上是出席中俄能源商务论坛。但眼下这个时点,论坛不过是舞台,真正的剧本在关税威胁背后。论坛期间,他特意会见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,还去几家中国能源企业考察。按常理说,这是中俄早已定下的双边活动,可这回他肩上的担子比平时重得多,因为美国的新威胁直接剑指俄罗斯的经济命脉。
特朗普放话,说给俄乌50天的时间。如果还没达成和平协议,美国就要对俄方商品征收100%的关税,并对购买俄出口商品的国家加收所谓“次级关税”。这不是闹着玩,直接冲着俄罗斯的能源出海口而来。更扎心的是,这种关税措施,美国甚至不用国会授权就能搞。而且,眼下美国参议院85名议员已经明确支持《2025年制裁俄罗斯法案》,授权特朗普对“任何帮助俄罗斯”的国家征收最高500%的关税。
什么意思?如果你还和俄罗斯做生意,美国可以狠狠收你500%的关税。这不是一般的警告,是把全球主要买家推到墙角。
俄美贸易折腾到现在,早就大幅缩水了。所以,美国真要征100%关税,对普京政府本身影响有限。但那个“次级关税”,像一把钳子,卡住了中国、印度、土耳其这些大买家的脖子。真正的压力,是这些主要合作伙伴还买不买单。
很明显,特朗普搞这一通狠招的首要目标,是逼普京在俄乌谈判中低头。次要目标,就是威胁俄罗斯身后的能源买家,逼他们不敢再碰俄罗斯的油气大单。如果大买家都不敢买,那普京还玩什么能源牌?局面就危险了。
拜登政府刚恢复了对乌克兰的军援,打算给泽连斯基壮胆。这样一来,基辅态度自然强硬。领土、北约,一个都不肯让。战场上打了三年,俄方伤了筋动了骨,会为了逃避美国的经济惩罚,拍拍屁股就认输,割地赔款再让乌克兰入北约?俄罗斯如果现在认怂,前面三年白打了,国内政治都要乱套。
但现实是,普京也没把握在这50天最后通牒内,能在前线打出重大突破,把乌克兰的反抗意志彻底打垮,让泽连斯基必须坐下来签协议。这样一来,只有稳住经济,守住能源出口,普京才有底气和美国、乌克兰继续对峙下去。
关键的合作伙伴是谁?中国。俄罗斯、印度、土耳其都是买家,但中国的分量最大,换句话说,普京的底牌一半在中国手里。齐维利夫这趟出访,明面上是搞论坛交流,实际更重要的是和中国商量,怎么顶住美方的关税威胁、保障能源出口、保住俄罗斯的财政命脉。
当然,中国也没被特朗普的威胁吓住。中俄关系最近几年稳步发展,特别是面对全球经济、地缘变局,中俄更需要抱团。中国不但不可能为了美国的威胁就和俄罗斯“割席”,还要继续保护自己的战略利益。更不用说,中国自己靠波斯湾走海运的能源进口,风险太大,局势一紧命脉就被捏住。和俄罗斯、中亚搞陆上通道,本来就是中国的既定战略。
中美的博弈也早已经公开化了。特朗普威胁制裁,去年打关税,今年稀土、芯片,来来回回,中国都不是被动挨打的一方。不管是关税战还是能源战,在反击上中国都做好了应对准备。说白了,美国真敢收500%的关税,中国也不会就此断了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。反倒是,美国敢不敢真打下去,还得打个问号。
从俄方角度说,也没办法指望中国来砸锅卖铁救自己。现实点看,要想稳住中国市场,俄罗斯在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天然气管道等合作上,多少也得让一让。比如管道气价谈判卡住了,俄方现在主动降价促成协议,也能换来一笔预付款,为财政回血。
现在很多能源买家面临美国压力可能要退缩,俄罗斯就需要拿出点诚意,让合作持续下去。反正,中俄之间那么多深水合作,还多着呢。
齐维利夫这次访华,并不是空跑一趟。虽然表面是既定安排,但美国的关税大棒把此前正常交流变成了一场事关生死的急议。
齐维利夫回国之后,普京会不会展现出更多灵活和务实?中俄背后的能源博弈,接下来几个月一定还会反复上演。
局势会怎么变,还得看谁能顶住压力、谁能抓住机会。美国挥舞关税,美国想用经济打垮俄罗斯,但真打下去,全世界的利益都会被搅进来。
这棋局还没下完,谁是赢家,得看谁到最后还留在棋盘上。
#致伟大胜利#
亚金配资-线上配资网站-合肥股票配资-配资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